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人文学院于3月12日下午召开“百喙社”学生代表座谈会。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原朝阳,中文系教师范菲菲、王婷、新闻系教师隆艳,学院秘书李方方以及“百喙社”部分学生代表参会。
“百喙社”是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为夯实人文学院学生的专业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面向我院师生提供的展示个性特长以及专业素养的平台。白宇慧同学介绍了“百喙社”的基本情况、构成以及过往成果,同学们就2023年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分享,在文字撰写、处理、编辑,图片拍摄、搜集,编排版面等方面大家都参与积极、收获颇多,亦对2024年的社内活动做了基本计划和展望。针对“百喙社”内容的优化,教师们建议学生可以组织和设置一些民俗文化相关的团队活动和内容板块,以凸显学校地域特色,同学们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原院长在座谈中指出,“百喙社”对我院学生发展写作、表达、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有意义,是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平台,也是展示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学生水平和风采的阵地。他对社团往期的活动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向大家分享成功的公众号素材案例,提倡大家在日常实践和自我提升中通过学习优秀案例进一步积累经验,将阅读和写作的收获转化为可见成果并不断总结和加强。另外,原院长建议“百喙社”在社内分工上进一步优化,高年级同学带领低年级同学,经验丰富的同学指导新加入的同学,建立团队,优势互补,在设计、管理运营好公众号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在写作、拍摄、剪辑、审核等方面得到充分锻炼、提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加强同学们的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百喙社”未来的优化发展,原院长建议大家以人文学院为核心,面向全校,吸纳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和宣传人才,扩大学生社团的提升影响力,为更多的同学服务,并就公众号运营的一些关键和原则问题进行了强调。
择高而立,向上而行。本次座谈会加强了学院、教师、学生的沟通,促进了思想的碰撞,为“百喙社”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优化的新思路。今后,学院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持续关注学生的诉求和爱好,加强师生沟通,凝聚师生力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图文来源:范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