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路遥与知青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梁向阳教授在我校蹈和文体馆做题为“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的讲座。西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田伏虎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韩娟,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副院长、党总支部书记范诚梅,中文系全体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崔建斌主持。
首先,主持人崔建斌致欢迎词,并介绍主讲嘉宾。紧接着,西安工商学院党委书记田伏虎教授亲自上台,为梁向阳教授颁发聘书。伴随着阵阵热烈的掌声,梁向阳教授正式成为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客座教授。
接下来,梁向阳教授做题为“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的专题讲座。梁教授简要介绍了路遥及其著作《平凡的世界》,并从读书、创作和担当三个方面入手展开讲授。
关于读书,梁教授主要从路遥的生平经历出发展开讨论。路遥出生在陕北清涧县王家堡村,家境贫寒。去延川的路上,父亲甚至要把他“掷”在那里。在发现县城文化馆阅览室可免费使用后,他拼命地“啃食”,在报刊杂志中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在饥不择食的阅读中,路遥获得了精神的愉悦。
关于文学创作,梁教授主要讲述了以下三点。其一,钟情缪斯女神。1968年底,路遥作为返乡知识青年代表回到农村,并开始钟情于缪斯女神,谈起了恋爱。其二,专业的文学阅读与训练。被推选到延安大学中文系读书后,路遥抓住机会储备充足的文学能量,拥有了更为广阔的文学视野。其三,追求上进的文学“小编辑”。大学毕业后,路遥被分配到当时的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陕西文艺》编辑部工作,开始深入接触到柳青、杜鹏程等著名作家,并在大型文学期刊《当代》上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得到文学前辈、《当代》主编秦兆阳的赏识。其四,在“城乡交叉地带”的优质表达。仅用21个昼夜,路遥就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并凭借这部中篇小说确立了他在我国新时期文坛的地位。
关于担当,梁教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展开探讨。他谈到,要捕捉“大转型时期”的历史诗意。路遥抓住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黄金时期”,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书写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奋斗、情感乃至梦想。此外,梁教授强调,要坚持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写作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要直接面对读者。梁教授认为,文学创作的价值是永恒的,不因生命的终结而消散。虽然路遥在42岁时便英年早逝,但其个人精神和作品将永远留在读者心中。
之后,梁向阳教授与我校师生进行了亲切互动。针对与会师生提出的问题,梁教授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他指出,文学不可能“死亡”,会永远活在理想主义的心里,文学是是根,是照暖人心的温暖的力量。读书解决入口问题,表达解决出口问题,要知行合一,手眼一致。关于从《平凡的世界》中得到的体会,梁教授表示,要“向上”与“向善”,作品中涉及兄弟之情、父子之情、同学之情、爱情,各种情感相互交错。普通的故事,却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精神。师生互动将本次讲座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崔建斌院长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他指出,路遥以高度具体的人物塑造,成功地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一部时代史诗,它所隐藏的精神世界给一代代读者前进的勇气。人生虽然平凡,但只要选定目标为之奋斗,平凡的世界里你也可以拥有“不凡“,要勇敢追寻,让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和价值。
伟大的作品,亦是平凡世界的真实写照。平凡滋养生命,伟大铸就非凡。中文学子,不仅应善于体悟平凡生活中的乐趣,更应善于在平凡中确立个人目标,争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