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9日上午,人文学院在泾野书院召开了“庆祝第41个教师节”座谈会。人文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原朝阳,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园园以及全体无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参会。本次会议围绕着“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主题展开,与会领导和教师热烈交流、畅谈心得,共同探讨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本次座谈会由人文学院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人文学院院长带领与会教职工学习了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庆祝2025年教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阐明了此次座谈会的主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厚植优师强师根基;讲好新时代育人故事,推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尊师惠师,提高教师获得感幸福感。首先,他结合详实的史料,回顾了中国“尊师重教”传统的演变和教师节的设立历程,并分享了1985年9月10日参加第一个教师节的经历,分享了作为一名高校老教师三十年多年的从教感悟。他强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坚持“德才学识”四维共进,落实好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根本任务。其次,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时刻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积极进取,争做“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的“大先生”。
会上,原朝阳向辛勤耕耘在教学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表示感谢,肯定了大家的辛勤工作和成绩,然后谈及了我们要正视时代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抓时间快速成长,快步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好基础;教师作做好知识的传授者的同时也要学生品德形成的引路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以良好的师表形象影响学生。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全体教职员工能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要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学校各项事业稳步推进;要树立更大的信心,从每节课开始,在扮演好教育工作者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堂教学的管理者,面对新征程,要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希望全体教职工继续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共同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学院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院总支书记、学工副院长王园园首先代表人文学院党总支,向辛勤工作的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诚挚问候,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同时希望大家在育人事业中不断精进,桃李芬芳,并勉励大家积极进取,携手共创学院发展新辉煌。
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刘进老师从自己的教经历开始谈起,回顾了与学院共同成长的深厚情谊。他认为: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乐教爱生,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最后,刘进老师以诗人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诗句与全体教师共勉,呼吁大家坚守岗位、积极进取,共同追求教育事业的进步与突破。
副教授相银歌老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古代汉语课程谈起,分享了自己对“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她谈到,首先要贯彻“敢啃硬骨头”的坚守,古代汉语是照进当下的智慧。其次是要有“搭桥梁”的担当,做好教育中的解经人和摆渡人。相老师认为,十余年的从教经验,使自己明白当代教师要以师为责,传文化之火,教育家精神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时每刻对教育的坚守。
座谈会上,学院领导和教师们围绕着“教育家精神”进行了深入交流,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等多个维度分享了见解与体会。现场交流热烈,氛围融洽。座谈会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为人文学院进一步凝聚奋进共识、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综合水平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片来源:吴懿恒
文字来源: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