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赋能 文以载道|新华网“学术中国”携手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共探科研高质量发展
发布于: 2025-09-12 08:20 编辑:

  为搭建教学科研能力优质平台,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9月11日,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精心策划“教师工作坊——教学科研提升培训”活动。本次工作坊突破传统培训模式,特邀新华网“学术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学术中国”)深度参与,融合央媒前沿学术资源与教师发展诉求,以“赋能人文社科科研创新”为核心开展学术交流。新华网“学术中国”出版服务中心主任王云峰、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原朝阳及教师代表出席,围绕科研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与成果转化等领域,共探新时代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策与长远路径。

  活动伊始原朝阳对“学术中国”平台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人文社科是传承文明、滋养精神的重要根基,在新时代背景下,亟需借助专业平台的力量,打通学术研究与社会价值转化的通道,“学术中国”的资源与服务,正是为学院科研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关键契机,期待双方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在学术成果收录、知识产权保护、科研团队培育等方面结出硕果,为区域文化发展与人才培养贡献人文智慧。

【王云峰做分享】

  王云峰对人文学院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并做了题为“央媒引领 服务创新 新华网学术中国赋能人才教育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王主任从平台定位、服务体系与高校合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他指出,“学术中国”作为首个国家级学术与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在浏览量、阅读量、影响力等方面有着核心优势,“学术中国”始终致力于为高校学术发展搭建专业、高效的服务桥梁。同时对与会教师关心的平台收录规则、流程做了详细介绍。他表示,此次与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平台在知识产权保护、学术成果传播、科研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助力学院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品牌,推动学术成果从“象牙塔”走向社会应用的广阔天地,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

【与会教师认真倾听】

【与会教师现场交流】

  交流过程中,双方还就人文社科领域的热点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从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到数字时代的人文关怀,从学术论文的规范写作到选题技巧,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现场氛围热烈而富有成效,为后续合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与实践路径。

  此次新华网“学术中国”与西安工商学院人文学院的携手,是人文社科领域“学界+平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它不仅为学院的学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更高层面上探索了人文社科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社会发展的创新模式,必将在推动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相银歌

  图:樊生富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6 08: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