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课堂教学真实情况,精准评估教学质量,切实推动教学水平提升,人文学院于9月19日,开展“课堂教学,人人过关”教学磨课工作坊活动。由人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原朝阳教授、学院督导相银歌副教授等人组成的评委小组,深入走进崔勇健与武璇两位老师的授课课堂,开展教学观摩与针对性指导工作,人文学院全体无课教师参与活动。此次磨课特别邀请了教学质量保障中心(教师发展中心)邸岚主任。
【课堂教学实况】
9月19日上午第1节和第3节,评委们深入到崔勇健老师的《语文教学技能实训》课和武璇老师的《新闻理论与实务》课。考察过程中,评委们秉持“客观、公正、细致”的原则,从“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逻辑性、教学方法适用性、课堂互动有效性、学生参与积极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实时记录。
【评委们观摩听课】
崔勇健老师的《语文教学技能实训》课,以“理论指导实践,案例助力成长”为思路,围绕教姿教态规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把控、经典文本教学分析及课堂试讲实践四大核心模块,为学生打造了一场极具实用性与指导性的教学技能提升课堂。
【崔勇健老师的《语文教学技能实训》课堂】
武璇老师主讲的《新闻理论与实务》课程,聚焦新闻学概念、新闻定义及新闻基本特点三大核心内容,采用“理论精讲+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打破了单一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维度对比+案例佐证”的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新闻定义的丰富内涵,为学生开启了深入理解新闻专业领域的大门,助力其夯实新闻专业基础素养。
【武璇老师的《新闻理论与实务》课堂】
课堂结束后,评委们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细致的点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人文学院副院长原朝阳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如“教学节奏把控得当”“多媒体课件制作精良”“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等,同时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指出教师应围绕课程核心知识点设计递进式问题链,避免“是否”“是什么”类浅层提问,以“问题链”替代“单一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思考。
学校质保中心邸岚主任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节奏,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多元互动激活学生思维。
【学校质保中心邸岚主任】
人文学院教学督导相银歌副教授则强调,人文学院课堂教学承载着传递人文知识、培育人文素养、激发思辨能力的核心使命,教师需结合课程独特性,从“秩序保障、互动深化、内容落地、反馈闭环”四个方面持续优化教学设计,打造兼具深度与温度的课堂。
【人文学院督导相银歌副教授】
参与考察的评委代表表示,此次进课堂听课与教学实态考察,更真实地掌握了课堂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后续评委团将汇总所有考察记录,针对共性问题提出系统性改进建议。
【课堂教学实况】
两位青年教师表示,在此次磨课活动中受益匪浅,后续将结合评委建议,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
本次磨课活动不仅是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学院深化“以课育人、以文化人”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人文学院将会把此类课堂教学实态考察作为常态化考核机制,每学期定期开展,为学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优质课堂筑牢基础。
文:费晓艺
图:苏林辉 吴懿恒 董佳怡 吴文嫱